欧卡2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需要三步,才能开始

只需两步,慢速开始

欧卡2入门方向盘选莱仕达V9莱仕达折叠便携游戏方向盘支架欢迎地图Mod入驻
查看: 12092|回复: 5
收起左侧

[网文] 雨脸红了

[复制链接]
古惑、声恋月 发表于 2012-7-2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又被雨淹了。据说被淹面积达一万六千平方公里,有一百九十万人受灾,而且,还死人了,一死就是三十七条鲜活的生命啊。让我们都来为这场突袭京城的雨灾并为在灾难中遭受不幸的人们祈福吧!
    可祈福,也拦不住我的诸多不解。谁都知道,现如今我们的科技已经相当了得了,是“神九”能上九天揽月、“蛟龙”能下马里亚纳海沟捉鳖的现代化大国,可怎么就偏偏老被水淹呢?还是雨水,就算六十一年不遇,可雨水也毕竟还是雨水啊!而且,淹死多人的地方还是北京。
    北京是什么地方?那是首善之都啊,是举办过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大国崛起的心脏所在,是有鸟巢、有水立方、有巨蛋、有无数高耸入云的玻璃面摩天大楼、有紫禁城的国际大都会啊!
    慢着,慢着,据说紫禁城沒被淹。
    据说这座修建于六百年前的过气皇城,虽然经历了这场被口水的无比庞大的六十一年不遇的暴雨,但却安然无恙,没被淹,而且,也从没被淹过。
    据我所知,北京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主要是修建于明、清两朝的排水明渠和暗沟。尽管它们历经了几百年岁月的侵蚀,可大部份地下排水网路依旧还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明沟暗渠,雨水可以很快流走。从几个世纪的水文记录来看,不管下多大的雨,紫禁城内从没有出现雨水阻塞和内涝的现象。
    若是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紫禁城内的大小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每逢下雨时,雨水流入房基下的明沟石水槽,而地面和明沟的水会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各个庭院内的明沟和暗沟的水又流入沟道的支线和干线,最后这些雨水将全部流入内金水河。这些精心设计的明渠暗沟,都是在没有任何现代化精密科学仪器的中国古代建造完成的。
    其实,还不只是紫禁城,北京大多数古建筑,如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为了保证排水,都在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而且,只要你足够用心,就还会发现更令人拍案称奇甚至叫绝的“古代排水方式”,比如坐落在北海公园南门西侧的“团城排水系统”。
    你在这座高于地面四米六、周长二百七十六米的团城城墙外,竟然找不到哪怕一个小小的泄水口,而且地面也没有任何排水明沟。但是,无论上天将雨下得多么暴雷咆哮,在团城上也只是雨过地皮湿而不会产生任何径流。据说,古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通过实验发现,在团城上即使遇到一次降水量达到最高值的特大雨,地面上也不会形成径流。
    梁思成先生还研究发现,团城的排水系统相当独具匠心,采用的是“地下集雨排水”的方式,而且城上的青砖造型也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蓄水库一样儿,且内衬石眼儿与暗涵洞相通。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吸收和缝隙渗流到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降暴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到石质的水眼儿中排出。
    更为神奇的是,那些水眼儿除了有渗水及排水功能外,竟然还可以降低城内树木树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适宜树木生长。同时涵洞与水眼儿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风系统”,为城内的植物和植被提供了良好透气条件。据史料记载,团城这套“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兴建于大明王朝永乐年间,掰开手指头算上一算,距今,已有六百年矣。
     若是我们将自己的视野再调大一些就会发现,其实近几年来我们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诸如到这儿“看海”到那儿“看海”的关于城市内涝的帖子,但却从没听说过有人要到江西赣州去“看海”,这是因为这座城市就一直没有发生过所谓市内积水这回事儿。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赣州城内有一套修建于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的“古城排水系统”,这个排水系统直到现在还在为四十多万赣州市民服务着。有文物专家认为,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 无论是不是“奇迹”,作为赣州城近千年有效的排水系统,我们应该记住建造者的名字,因为他做了有利于人民的事儿,我们就要纪念他!敬请列为看官都记住了,赣州城排水系统是由宋代水利专家刘彝先生主持修建的。
    应该说,就其建筑本身而言,赣州古城的排水工程没什么特别神奇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周到、用心而已。它将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份,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但全长十二点六公里的“福寿沟”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却是“因势利导”,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这样儿,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福寿两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多余的废水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
    由于工程指导思想的缜密周到,这就将整个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打造成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排水几百年畅通,荫及子孙后代。史载,福寿沟在清朝初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使暗渠“广二三尺,深五六尺”,人可以在沟中自由行走。
    不久前,赣州市部份区域突降暴雨,降水量近百毫米,但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可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大城市却惨遭水浸水泡。这一切,我们屡造内涝的“新排水系统”恐怕不服也得服诸如江西赣州、北京紫禁城一般给力的“古老排水系统”啊。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咱们面对着先人们得老老实实的,否则不仅是不敬,更是不孝!应该承认,相对于“神九”上天“蛟龙”探海,这排排雨水什么的实在是算不得技术含量有多高的尖端大事儿,就是一良心活儿,就是干不干或是用不用心干的事儿,若是干了且用心干好了,老百姓就不遭罪,否则,就死人。
    身教的道理够硬,先人的早已摆在那儿了,咱就别再说什么了,什么六十一年一遇,好意思吗?若雨有脸,连雨脸都红。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2-11-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自己写的?!{:1_388:}
知行 发表于 2012-11-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2-11-4 20:12
无声自己写的?!

无声喜欢转载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2-1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行 发表于 2012-11-4 22:49
无声喜欢转载

额~~~早就猜到了····真懒啊···
知行 发表于 2012-11-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2-11-6 20:58
额~~~早就猜到了····真懒啊···

转就转吧,原创确实也比较难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2-11-7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行 发表于 2012-11-6 23:37
转就转吧,原创确实也比较难

嗯 agre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欧卡2中国 ( 湘ICP备11020288号-1 )

GMT+8, 2024-4-26 06:22 , Processed in 0.03919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